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主要成果名录
华南农垦局、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、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等
橡胶树在北纬18°~24°大面积种植技术(协作项目,华南农垦局主持).国家发明奖一等奖.1982.
张永田等
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综合研究(中国科学院主持,张永田参加该项工作).中国科学院特等奖.1986;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.1987.
张永田等
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及中国高等植物检索表(中国科学院主持,张永田参加该项工作).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.1987.
黄绳全等
中国植被(中国科学院主持,黄绳全参加该项工作).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.1987.
黄维南、蔡克强、吴以德、陈方顺、黄绳全、蔡龙祥、蓝谷
豆科树木共生固氮生态生理及资源开发利用研究.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.1992;福建省王丹萍科学奖二等奖(个人奖,黄维南)、三等奖(个人奖,蔡克强).1993.
林耀辉等
维生素C两步发酵新工艺研究(太原制药厂研究所为主持单位之一,林耀辉为主要参加者).全国科学大会奖.1978.
林耀辉等
固定化细胞制备6-氨基青霉烷酸新工艺研究(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、太原制药厂研究所等协作项目.林耀辉为主要参加者).国家发明三等奖.1980.
俞立达、吴金虎、庄伊美、周学伍等
柑桔营养诊断及施肥技术研究.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94.
黄士诚、张绍扬、龙祥蓉
薄荷新品种 #68-7(轻工业部上海香料研究所主持).全国科学大会、上海市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.1978.
黄士诚、张绍扬、龙祥蓉
薄荷品种 #73-8(轻工业部上海香料研究所主持).上海市、轻工业部三等奖.1979,1981.
黄士诚、张绍扬、龙祥蓉
苏格兰留兰香引种栽培(轻工业部上海香料研究所主持).轻工业部四等奖.1983.
陆元章
水仙鳞茎贮藏及切花保鲜技术研究.全国第一届花卉博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优秀奖. 1986.
林耀辉等
固相酶法聚解青霉素G制取6-氨基青霉烷酸新工艺研究(太原制药厂研究所主持,林耀辉为项目负责人).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.1979.
林耀辉等
D-异抗坏血酸钠间接发酵的研究(山西生物研究所、太原制药厂研究所协作,林耀辉为主要参加者).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.1986.
陈绍潘等
排草大面积试种成功.福建省科学大会科学技术成果奖.1978.
陈绍潘等
福建薯芋皂素植物资源调查.福建省科学大会科学技术成果奖.1978.
黄子复
巴戟天快速育苗.福建省科学大会科学技术成果奖.1978.
顿玉英
瓜尔豆引种成功. 福建省科学大会科学技术成果奖.1978.
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
紫胶优良寄主树----疏毛合欢.福建省科学大会科学技术成果奖.1978.
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、福建省热带作物研究所
橡胶良种----闽林71-22.福建省科学大会科学技术成果奖.1978.
莫庭旭
引种成功并推广的多种经济林木.中国林学会劲松奖.1984.
张永田、黄绳全
1979~1989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.福建省科委个人一等奖(张永田)、个人二等奖(黄绳全).1990.
黄维南、蔡克强、吴以德、蔡龙祥、蓝谷等
豆科树木共生固氮资源开发及生态生理研究.福建省1990年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. 1991;厦门市1979~1985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.1986.
林坤瑞、程素华、莫庭旭、张振珏、刘清凯
提高砂仁结果率研究.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.1989.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88.
曾华庭
新食用天然色素----玫瑰茄红色素.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82;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.1986.
黄子复、徐金俊、周新月等
巴戟天野生转家种栽培技术研究.福建省1983年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84;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.1986.
周新月
713-6SC鞋用粘合剂研制.福建省1983年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84;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.1986.
郑国基、周如潺、林进能、黄伙平、福建省轻工研究所
香荚兰室内丰产栽培技术及主成份分析.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87;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.1986.
陈金表
福建省猕猴桃资源调查(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持).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 1986.
赵文振、沈雪玉、林朝宗
菠萝丰产栽培技术研究.福建省1987年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88.厦门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.1988.
莫庭旭、陈裕、顿玉英
罗汉果引种栽培研究.福建省1987年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88.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表扬奖.1986.
陈裕、林坤瑞等
福建省西洋参引种试种研究. 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89.
黄维南、刘承宪、吴永强、汪化、童本仙
马铃薯汁培养基诱导根瘤菌自生固氮活性.福建省1988年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 1989. 厦门市1979~1985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.1986.
魏文雄、金桂英、章宁、林崇光、陈坚
红萍(三月栗亚属)有性杂交的研究(福建省农科院主持).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91.
庄伊美、王仁玑、吴可红、谢志南、陈丽璇
亚热带果园土壤熟化及果树营养研究.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91;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.1990.
庄伊美、王仁玑、谢志南、许文宝、黄育宗
琯溪蜜柚丰产营养指标及矫治缺镁研究.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92;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91.
郭金铨、陈文涛、杨云珠等
聚乙烯醇药剂防止春大豆烂种技术及其应用研究.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 1993.
黄维南、黄锡琨、陈伟烈、陆文华、吕荣欣等
香蕉丰产优质栽培及贮运保鲜技术研究.福建省1994年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94.
郑德英、唐龙飞、章宁、陈坚
人工选育新品种回交萍3号(福建省农科院主持).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95.
庄伊美、王仁玑、谢志南、许文宝、陈丽璇
枳砧椪柑早结高产与树体营养关系研究.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95.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.1994.
苏明华、刘志成、庄伊美等
龙眼化学调控技术研究.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96;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95.
陈绍潘等
甜菊引种栽培及利用研究.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四等奖.1984;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86.
周新月等
液体氯化锌(厦门东风制药厂主持,周新月参加该项工作).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四等奖.1984;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86.
陈绍潘、钱启芳等
维甜美降糖茶、双玫菊茶(厦门思明制药厂主持,陈绍潘、钱启芳参加该项工作).福建省优秀产品.1983;轻工部优秀产品.1985; 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85;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.1986;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银牌奖.1991.
《亚热带植物通讯》编辑部
亚热带植物通讯.福建省第一届优秀科技期刊评比鼓励奖.1992.
《亚热带植物通讯》编辑部
亚热带植物通讯.福建省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评比鼓励奖.1996.
张泓、王瑾、林清洪
厦门加拿利海枣两种真菌病害的病原菌鉴定及防治研究(厦门园林植物园主持).福建省建设系统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.1999.
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
“外向型中华猕猴桃试验示范基地”项目.厦门市星火计划项目实施优秀奖.1990. 周如潺参加该项工作,并获国家星火计划先进个人奖.1991.
郭金铨、陈文涛、杨云珠等
P86-1药剂防止大豆烂种技术及其应用研究.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.1990.
黄维南、蔡克强、严国栋、黄绳全、李昌从
银合欢共生固氮研究及其应用试验.厦门市1988年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.1989.
林耀辉、刘新民、许文江、沈育芬、陈移亮
灵芝深层发酵及其应用研究.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.1995.
赵文振、沈雪玉
菠萝选育种及其丰产栽培技术研究.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86.
赵文振、沈雪玉、张振民
菠萝菲选一号选育及快速育苗技术研究.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91.
李华赐、陈志红、陈玉钗、陈联合、吴昭平
出口花卉和亚热带植物技术开发研究(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主持).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89.
周如潺、杨文波
中华猕猴桃优良品种选育.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89.
庄伊美、王仁玑、谢志南、陈高棠、叶水兴
椪柑经济施肥中间试验.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90.
刘清凯、莫庭旭等
南药的开发利用及其商品性示范基地建设(同安县医药公司主持). 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90.
郭翠英
三明木耳143菌株中间试验.三明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92.
吕荣欣、蔡龙祥、吴金珠、胡维冀、黄维南
防止冷冻蘑菇、芦笋贮藏变色老化技术研究.厦门市1994年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.1995.
陈月华等
龙眼衰老树复壮研究.厦门市1979~1985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表扬奖.1986.
黄维南、蔡克强、蔡龙祥、吴以德、徐志伟
四棱豆的试种、利用及固氮研究.厦门市1979~1985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表扬奖.1986.
梁楚泗等
中华猕猴桃蛋白酶的性质及抗炎作用研究. 厦门市1979~1985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表扬奖.1986.
林朝宗等
地膜覆盖在菠萝生产上的应用研究. 厦门市1979~1985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表扬奖.1986.
刘清凯、林坤瑞等
春砂仁栽培技术研究(同安县医药公司主持).厦门市1979~1985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表扬奖.1986.
陆元章、黄维南、黄文豹等
水仙切花保鲜技术研究. 厦门市1979~1985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表扬奖.1986.
郭翠英等
洛巴口蘑的驯化培育。厦门市科技进步2等奖。2004
林杰等
高吸水性树脂在农业上应用。厦门市科技进步2等奖。2005.
苏明华,谢志南等
海峡两岸主要经济植物引种驯化与开发利用。福建省科技进步3等奖。2006.厦门市科技进步3等奖。2005.
林杰等
耐盐碱保水剂的研制和在农林业上的综合应用。福建省科技进步2等奖。2008.
苏明华,谢志南,刘志成等
马来西亚番木瓜优良新品种引进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,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,2012
徐夙侠,林春松,黄青云
三角梅天然色素的制备技术及稳定性研究,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,2013
作者:lzc |